后巴菲特时代,我们还能学什么?

日期:2025-11-19 20:13:20 / 人气:11



当95岁的沃伦·巴菲特11月10日宣布不再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信,也不再在股东大会上发言之后,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投资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这不仅是一位传奇投资人的谢幕,更是价值投资在科技浪潮与时代变局中,迎来的一次重要校准。从202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去世,到巴菲特隐退,两年间的两次告别,让市场不得不加速适应没有股神光环的伯克希尔。这背后是交班的考验、价值投资的重构以及对投资传奇的理性回望。

巴菲特的隐退并非猝不及防,而是一场漫长的平稳过渡。两年前芒格的离世,已让市场提前适应没有老伙计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如今巴菲特将整个舞台交给继承人格雷格·阿贝尔,本质是给投资人和接班人留出更长的缓冲期。

对投资人而言,需要接受的不仅是没有巴菲特的股东会,更是伯克希尔投资逻辑的潜在转变。阿贝尔需要时间证明自己,但他的投资风格已然显现:更分散的持仓;更短的持股周期;不再秉持纯粹的长期主义。这位加拿大裔继承人面临的挑战堪称艰巨:伯克希尔手握2000多亿美元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每个季度还需消化旗下企业创造的100亿美元现金流,市场上显然没有足够的优质投资标的。

最近几年,伯克希尔无法跑赢标普大盘,凸显了公司战略的窘境。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给了巴菲特又一个“别人恐慌时我贪婪”的逆向投资机会,但欧美政府这次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让巴菲特坐拥“干火药”而无的放矢。最近两年AI狂飙时代高科技股的狂欢,更让本质上仍然坚持“传统美国经济镜像”的伯克希尔业绩乏善可陈,现在的确到了全面放手给阿贝尔的时候了。

巴菲特投资哲学的核心是挖掘被低估的蓝筹股,本质是投资传统美国——从消费、金融到能源,伯克希尔的持仓始终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即便投资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更多是看中其消费属性而非技术壁垒,对真正前沿科技领域的投资几乎是空白。

如今,科技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AI、新能源等赛道重构产业格局,巴菲特的传统价值投资面临适用性拷问。一方面,他坚守的耐心仍具生命力——投资苹果的长期持有、等待估值洼地的定力,仍是对抗市场浮躁的良药;但另一方面,时代已不允许投资者固守非传统产业不投的执念。跑不赢标普大盘的现实,也说明价值投资需要融入新元素。

价值投资不能再单纯等待危机,而是需要主动适应高估值常态化、科技主导增长的新环境,在坚守企业内在价值核心的同时,拓展对科技企业的价值判断能力。当然,当下的AI投资是否已经泡沫化,未来是否会出现类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大崩盘,市场尚无定论,但伯克希尔手上大把的现金,让它比别人更能抓住市场调整中的机会。近期阿里巴巴在AI C端市场的战略动作,正是科技浪潮下企业转型的典型案例,也为价值投资如何评估科技企业提供了现实样本。

据虎嗅独家报道,阿里正全力推进针对C端用户的"千问APP"项目,该战略级项目集结了夸克、阿里云等业务线的百位核心工程师,以开源社区下载量第一的Qwen模型为基础,融合多模态识别等能力,目标是在竞争激烈的C端AI市场占据份额。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算力基础设施的闭环能力——计划投入3800亿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与OpenAI依赖外部算力供应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其电商生态与AI产品的协同潜力,也为商业化变现提供了独特路径。不过该项目仍面临流量获取、与DeepSeek等对手正面竞争的挑战,阿里正通过"千问APP+夸克AI眼镜"的软硬双线布局,冲刺2026财年前的市场验证节点。

阿里的布局凸显了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新维度:不仅需要考量传统的盈利能力,更要关注技术壁垒、生态协同与基础设施壁垒。这与巴菲特时代侧重消费属性的投资逻辑形成差异,但并未脱离价值投资的核心——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度挖掘。这种变化恰恰印证了后巴菲特时代价值投资的进化方向:在保持对市场非理性敬畏的同时,必须将科技产业的独特规律纳入价值判断框架。

巴菲特的谢幕,也意味着重构巴菲特股神光环的时机到了——他的投资并非万能,伯克希尔的神话更多是时代红利与个人能力的结合,尤其是对传统美国的投资。

当然,这并不妨碍巴菲特成为永远值得学习的标杆。巴菲特与比尔·盖茨共同的爱好——阅读、思考和桥牌,揭示了其成功的底层逻辑:通过阅读积累跨领域知识;通过思考穿透市场噪音;通过博弈培养风险预判能力。他对价值被低估的坚守,本质是对市场非理性的敬畏。这些智慧无关乎时代变迁,无论科技如何迭代,企业的价值本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始终是投资的核心命题。

巴菲特的隐退,不是价值投资的终结,而是其核心智慧的传承与重构。市场需要给予继任者阿贝尔足够的时间证明自己,对价值投资的进化也需要耐心。

静静地走,会是“奥马哈的先知”最后的大智慧。

作者:奇亿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奇亿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