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学生实习参观时坠亡: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日期:2025-07-25 10:26:30 / 人气:22



2024年7月23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东北大学6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参观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时,因格栅板突然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遇难。同行的1名老师受伤,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一、事故经过:参观学习变致命意外

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浮选车间参观学习浮选工艺时,浮选槽上方的格栅板突然脱落,6人全部坠入槽内,经抢救无效身亡。  

• 涉事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是中国黄金集团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年营收59.1亿元,净利润22.8亿元。  

• 事故设备:浮选槽深达6米,内部充满矿浆(矿石粉末、水与化学药剂混合物),密度远高于水,黏稠如泥浆,含有强碱腐蚀性药剂(如氢氧化钠),并配备高速旋转叶轮。  

• 直接原因: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1.2m×3m)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受集中载荷后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  

二、浮选槽:看似普通,实则危机四伏

1. 浮选工艺的高风险性

浮选是有色金属矿石选矿的核心技术,浮选槽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分离金属矿物。但槽内环境极其危险:  
• 矿浆特性:密度高、黏稠,坠入后迅速沉底,矿浆可能堵塞口鼻导致窒息。  

• 化学药剂:含强碱(如氢氧化钠),呛入会灼伤呼吸道和肺部,加速窒息。  

• 机械危险:高速旋转叶轮可能直接击中坠落者,造成肢体骨折或撕裂。  

2. 救援难度极大

• 矿浆浑浊粘稠,救援需全套防护装备,徒手打捞困难。  

• 施救者面临化学药剂腐蚀和卷入叶轮的双重风险。  

企业曾宣称浮选槽“pH值8~9,温度30℃~40℃,无强酸强碱”,但实际事故表明,矿浆仍具有极强腐蚀性和窒息风险。  

三、格栅板:安全设施为何成夺命陷阱?

1. 格栅板的作用与隐患

格栅板用于稳定矿浆流、防止矿粒沉槽,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但若存在以下问题,可能突然断裂:  
• 焊缝裂纹:长期使用或维护不足导致金属疲劳。  

• 承重设计不足:集中载荷(如多人站立)可能超出承载极限。  

• 腐蚀或老化:未定期检测或更换。  

2. 企业安全管理漏洞

• 涉事企业曾宣称“零事故”:2024年浮选车间实现“安全环保事故为零”,但5个月后发生悲剧。  

• 未全面检测焊缝:2月虽更换部分格栅板,但未对全部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 行业类似事故频发:2021年广东湛江一废水站也曾发生格栅板断裂致工人溺亡事故。  

四、遇难学生:青春戛然而止,家庭破碎

6名遇难学生均为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此次实习与毕业直接挂钩。  

• 学业背景:东北大学是“双一流”A类高校,学生均通过高考激烈竞争考入。  

• 家庭影响:有学生来自小县城,考入985高校极为不易;有人刚保研,母亲以他为傲。  

• 家属诉求:要求“还原真相,追究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提级调查,涉事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监护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暂停所有赴矿山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  

五、事故反思:如何避免类似悲剧?

1. 企业安全责任  
   • 严格执行设备检测标准,定期对格栅板等关键部件进行无损检测。  

   •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避免集中站立等危险行为。  

2. 高校实习管理  
   • 实习前应充分评估企业安全条件,避免高风险操作环节。  

   •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  

3. 监管与行业规范  
   • 政府部门应强化对高风险行业的安全监管,确保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 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如浮选槽增设防护栏或紧急逃生装置。  

结语

这起事故不仅是一场意外,更暴露了企业安全管理漏洞和实习安排的风险。6名年轻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的是6个破碎的家庭和全社会的深刻反思。唯有强化安全责任、完善行业规范,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作者:奇亿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奇亿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