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凡人修仙传》点映收官背后,男频剧如今靠什么讨好观众?

日期:2025-08-13 21:20:56 / 人气:4

"娱乐专稿

2024与2025年都被行业评价为“男频剧大年”,已经有不少作品开播。


有一些作品成功激活了市场。
其中爆款当首推《庆余年2》,实现云合热播期集均破亿;此外,《大奉打更人》《藏海传》等也实现了较好的播出表现。


近期点映收官的《凡人修仙传》也实现了站内热度破万,虽然相较“爆款”仍有距离,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市场活力。


但也应该看到,还有不少体量较大的男频剧内容,播出效果其实未达预期。
而频繁的行业实践,也正在不断验证着男频剧市场的若干问题:要男观众还是女观众?该如何处理情感戏?到底哪些明星才更适合男频剧?

不妨一同探讨。


给谁看?

首先依然需要明确的一个思路是,男频剧到底是给男观众看的,还是给女观众看的?

这曾经不算一个问题,因为男频剧的出现就是为满足平台的男性观众需求,并进一步拓展男性深度用户的。
但目前的行业现实,会给出一个反直觉的答案。


制片人盖盖向娱乐介绍:“过去开发男频剧的思路是,如果男频剧要出圈,就必须能吸引女性受众;但是现在或许也有一种可能,男频剧既然能够吸引女性受众,是否也和偶像剧一样,有凭借女性用户基本盘出圈的可能?”

这种思路的变化,与男性受众长期以来在长视频平台上的沉默是有关的。
但相应的,优质的男频剧也表现出对女性的吸引力。
去年热播期集均破亿的《庆余年2》,其受众中女性占比超过60%,这也意味着即使只激活这部分受众,也足以制造一部爆款级项目。


那么,女性爱看的男频剧又是什么样?

行业一直在尝试。
比如出现了一些女性作家IP改编的男频剧,比如藤萍的《莲花楼》,以及今年有望开播的《水龙吟》;还有沧月IP改编的武侠剧《七夜雪》,按类型也可以划入男频序列。


“过去的开发策略是,对男频IP做手术,增加其中的女性偏好内容,比如最基本的是修改后宫设定,甚至《赘婿》中会放大女强男弱的设定,加入‘男德学院’这种梗。
但这种只能说是相对初级的改编,现在大家会更多其关注更内在的,比如价值认同等层面。
”盖盖称。


结合以往作品,能够看到这部分男频剧女观众的偏好。


有一些是共性层面的,比如女性观众也能够认同一些大立意、价值观的内容,包括此前《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主旋律剧集出圈,也离不开女性观众的传播;《庆余年2》的“天下人人如龙”的表达,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深度认同的催化剂。


也可以看看差异,比如《莲花楼》就是一个和男性江湖差异较大的故事,李莲花武功全失的设定,还有让出爱人的选择,都是所谓男频网文领域的“大忌”。


但该剧还是吸引了一些女性受众,她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忧郁到有些悲伤的“失败者”,并满足于丰富曲折的人物情感,根据公开数据,该剧热播期女性观众占比达到77%。


剧本策划曹璐认为,女性观众会喜欢具有戏剧性的情感故事。


“男性观众的爽感是开挂逆袭,看重自我突破、激燃热血。
而女性观众会更需要一些情感层面的戏剧张力,比如一般在男主身边,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承载情感价值的伙伴,就好像《庆余年》的滕梓荆和王启年,《唐朝诡事录》的苏无名和卢凌风等。


但反过来说,如果男频剧舍弃男性受众,同样未尝就是一种明智。


“其实满足男性观众是相对简单的,制作过关、有视觉爽感、人物相对立体,如果能尽量尊重原著还能吸引书粉。
但问题可能在于,如何让他们知道剧在播,而且愿意来看,这是比较难的,让他们愿意自来水传播的剧就更少了。
”曹璐表示。


到目前为止,对于长视频平台来说,男性用户依然算不上高价值。
不过从内容层面来说,既然开发男频剧,那么是有空间实现男女观众通吃的,这个机会就值得抓住。


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一目标或许并不容易。


谁能扛男频剧?

相较其他类型,男频剧或许是更需要口碑加持的。


一边男性受众,本来就不属于剧集的深度受众,会表现出更强的口碑敏感,而且追剧的粘性不高,一旦个人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很可能弃剧;相对来说,女性受众对剧集的选角、情感线会更敏感,但这部分受众又会对剧集口碑传播有更大的影响。


这对男频剧的制作提出了更复杂的要求。


首先是制作层面,男频剧大多集中在奇幻或架空历史领域,需要较大体量的投入,以及制作团队付出更多心力。


“这种需求伴随着市场成熟,还会不断上升。
”导演逸豪向娱乐介绍,“男性观众对特效呈现的要求很高,而且书粉群体是最希望真实复原那些名场面的;加上这些年传统文化的普及,男、女受众都有了对汉服、礼仪等古代风貌的更多考据要求。


反过来看,这种对项目体量的高要求,也助推男频剧正在获得诸多有意转型的头部男演员的青睐。


肖战的《藏海传》、杨洋的《凡人修仙传》都在今年暑假开播,后者还有一部今年初杀青的《雨霖铃》;成毅目前手头还有《赴山海》《英雄志》《长安二十四计》等作品待播;此外,罗云熙的《水龙吟》也频频传出播出消息。


“现在的环境,男频剧有比较独特的站位。
”盖盖指出,“一方面它是需要流量的,又能让男明星们脱离情情爱爱的偶像剧,获得某种实力派标签;另一方面,现在的头部项目数量其实在减少,而体量普遍较大的男频剧绝对算是‘好饼’。


但无论是男、女主演,男频剧的选角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逸豪首先指出男主演的“代入感”要求:“不管观众是什么性别,男频剧的第一代入对象都是男主角,那他就不能是那种扮酷耍帅的女频剧工具人,不能让观众抗拒代入;所以男演员一定是需要有路人缘、有演技,必须是能够塑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女性受众在男频剧市场的权重在增加,近来相关选角会进一步增加对流量基本盘的考量。
“这其实会形成对这些男演员的考验,过去的形象包括很多演法,在男频剧或许是不适配的。


而从《赘婿》《庆余年》直到现在,一个主要争议就是女性角色叙事功能不足,出现了“镶边女主”等话题。
这其实存在男频IP的固有问题,就是女主角的工具化;剧集创作者也可能会疑虑情感线过多、造成偶像剧化,或女性角色影响热血向的情绪表达等问题。


但是否升级打怪的男性爽剧里,一定不可能有女性的空间呢?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很多角色功能并不会限制性别,只是还需创作者打开思路。


“这其实还是反映了行业创作思路的拧巴,”逸豪称,“很多男频剧的女主选角,还是会参考如‘虎扑女神’这样的男性审美。
但现在既然大部分观众是女性,那么好的女性表达其实是可以加入进来的,而不是简单的类似‘男德学院’式的迎合。


综合来看,男频剧对当下剧集行业最大的价值,其实形成了一种流量叙事的扩展空间,除了是市场层面对传统女性受众之外的扩容,更是在叙事类型、价值表达和制作上打破目前的套路式创作。


明确了这样的思路,或许可以看清目前男频剧创作的很多盲点,也或许是走出当下改编陷阱的梯子。


改变

近年来男频剧发力的另一大重点,落在类型创新。


比如武侠剧的回春,后续的《赴山海》《水龙吟》《雨霖铃》《暗河传》《英雄志》等作品都是武侠题材。


相较于仙侠题材,武侠剧的优势就在于更突出硬桥硬马的打斗,进一步突出制作升级之后的剧集品质;此外,更具烟火气的人间江湖,也会提供更丰富的共情空间。
这些元素分别会对男性和女性观众生效。


更多创新元素也在融入进来。
比如《赴山海》中融入穿书元素,可以进一步激活当下观众的新鲜感;《雨霖铃》改编自minifish的同名小说,是以传统名著《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为视角展开的衍生故事,也是以重构视角打开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


近年来热度走高的悬疑、复仇剧等赛道,男频剧也在进行一波尝试。


男频探案剧,近期有原班人马回归的续作《唐朝诡事录之长安》,而罗云熙主演的《魅影神捕》已经在今年6月开机;复仇剧方面,成毅的《长安二十四计》再度讲述“背负灭门之仇的凤凰少年,十年布局复仇之棋”。


但正如盖盖指出的,这些理念和类型的市场落地,都还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目前的行业内容,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而男频剧很需要口碑,这就导致很多在筹备阶段看起来很有希望的项目,在执行阶段出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男频剧都到不了比拼概念和设计的时候,就倒在了剧集品质层面。


过去两年里,豆瓣评分破7的男频剧仅有7.3分的《庆余年2》、7.1分的《藏海传》,甚至不少都在及格线以下。
或许这不能如实反映作品口碑,但也折射了目前男频剧开发的品质问题,以及为什么许多作品未能破圈。


在行业寻求内容变革的当下,男频剧所表现出的市场潜力,确实是值得侧目的。
但这种价值该如何兑现,创作者能否真正把握风向,考验的不只是单一品类,更是整体的创作环境。


或可期待的是,沿着目前总结的很多概念,男频剧值得在未来作进一步开发。


“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剧集可以同时吸引男性和女性受众的时候,我们或许就真的走出了之前的流量困境。
”盖盖表示。
"

作者:奇亿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奇亿娱乐 版权所有